小米直达服务、支付宝小程序已经陆续入场。微信小程序环顾四周,发现不经意间身边又冒出了几个竞争对手。
迟到的支付宝小程序前几天迅速引起外界关注,并不是因为其比微信小程序、百度直达号、小米直达服务更具优势,而是因为“复制”事件以及那封道歉信。
当然,外界关注的焦点并不是“复制”和道歉本身,而是微信小程序经过半年多冲刺后,目前正面临的发展瓶颈,以及竞争对手环伺下的处境。战火,俨然已至。
那么,这场“小程序的战争”究竟意味着什么?为何互联网巨头要纷纷扎堆“小程序”?
“小程序”竞争加码
微信小程序自今年1月上线已有半年多,并没有发生此前业界分析师们担心的“颠覆移动应用行业”的情况。相反,从日前数据统计平台奇点小程序发布的微信小程序报告来看,小程序对于长尾、低频的应用,正在替代原生APP;对占据主导地位的高频和刚需类应用,在小程序中同样表现活跃。
也就是说,微信小程序目前对应用市场产生的变化是,对高频原生应用具有一定的补益。
生鲜电商平台爱鲜蜂在微信小程序端就获得了大量的用户增长,成为它拉新的一个帮手。据了解,爱鲜蜂从5月开始接入微信小程序,从5月25日到6月3日,小程序端的注册用户和成交单量就增长了10倍。可见,“小程序”对企业吸引用户流量具有一定的帮助。
不过,在微信小程序上线前后的这一段时间,其市场表现还是颇有戏剧性的。
相比上线前的火爆,小程序启动之后的两三个月,无论是百度指数还是微信指数,市场表现和用户反馈都相当平淡,甚至出现了“微信被打脸”的声音。
而目前,微信小程序的实际情况与之前又有很大变化。事实上,微信小程序初期的温吞与微信模糊的态度,与第三方企业的观望心理有很大关系;而微信的坚持和企业的尝试慢慢改变了小程序的发展状态。
根据目前的趋势,奇点小程序研究院预测,微信小程序受微信不断开放入口及流量政策影响,今年下半年将迎来爆发,Q3流量数字或将三倍于Q1。
不过,在微信小程序逐渐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的同时,也迎来了新的竞争对手,市场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。
上月底,在小米发布MIUI 9的时候,也对外发布了小米直达服务。与微信小程序类似,直达服务也是一个新形态的应用平台,无需安装,即点即用。小米MIUI架构师蔡经伟表示,直达服务在体验上与原生APP相似,“体量微小,成本也更低”。
作为以硬件产品为主的科技企业,小米对小程序的看法与此前的微信小程序和“轻应用”不同。在小米看来,“小程序”可能是新一代移动端应用分发入口。因此,包括金立、魅族在内的多家手机厂商也与小米一样,在积极布局“小程序”。
几天前,支付宝也悄悄上线小程序,当时还被细心的网友抓到了把柄,指出支付宝小程序公测代码里出现了微信小程序团队开发者的名字。这也就是为什么支付宝公开向微信道歉的原因。
而正是支付宝的道歉,让支付宝小程序一夜之间就被舆论所关注,这次意外反而成了最好的宣传效果。
这些“小程序”都具有体量轻的特点,能够帮助用户节省手机存储空间,可以替换掉低频类原生APP。此外,“小程序”的易用性也有效地缓解了用户在不同APP间跳转的割裂感,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用户体验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,市场已经验证了“小程序”的存在是合理的,只不过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,它们仍然会与大多数原生APP共存,也会瓜分掉一部分原生APP的下载量。由此,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和科技企业开始加入到“小程序”的竞争中。
打造生态闭环的“必争地”
小米所说的“小程序”会成为新一代应用分发入口,无疑是企业纷纷布局“小程序”的一个原因,但绝不是唯一。尤其是阿里、美团、58同城等互联网企业已经或正在布局“小程序”,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。
众所周知,移动互联网时期的竞争,基本都是围绕着流量进行争夺,直到现在企业间对流量的敏感度仍然很高。不过,目前移动互联网的新增用户已经度了红利期,企业清楚地知道,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快速获得更多用户。对他们来说,如何获取新增用户并维护存量用户是一个比较难的课题。
现实的例子已经证明,“小程序”有助于一些企业和第三方平台获取用户流量。摩拜曾表示,摩拜的微信小程序打开率比较高,在初期就带来了不错的用户量。奇点小程序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,摩拜小程序指数值为最高的10000点。
在获取用户流量之后进一步延伸,就是连接用户,打造生态闭环。而这可能就是互联网巨头在看不清未来的情况下仍然抢夺“小程序”的一个原因。
根据目前手机厂商和互联网企业的做法来看,“小程序”战争加码很可能就是企业打造生态闭环、加固竞争壁垒的一种新方式。
此次,支付宝在“社交梦”破碎后又在小程序上死磕微信,打响“小程序”正面战争的一枪,原因可能与其各自构建的生态闭环有较大关联。
奇点小程序研究院告诉懂懂笔记,小程序最重要的价值就是轻应用,可以垂直打通相关的服务,把整个服务链条打通,对于一个企业来讲,在不同小程序间可以提供关联服务,将单一服务打造成一套服务,形成从内容到销售再到支付的完整过程。
比如在腾讯和阿里的生态中,腾讯投资了摩拜,阿里选择了ofo,双方将各自投资的两家出行企业分别接入到微信和支付宝,也就是其各自的生态中。从摩拜小程序的数据可以看到,微信小程序给摩拜带去了流量,同时也帮助微信获得更久的用户留存时间。
出行只是“小程序”竞争的一个例子,还有更多的领域和应用都可能成为企业打造生态闭环的影响因素。比如生活服务、旅游、餐饮等等,如果都能集成在微信小程序或支付宝小程序中,对腾讯和阿里的生态闭环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。
目前来看,“小程序”作为一种新的应用载体,虽然在使用上还存在操作繁琐的弊端,也还没有掀起很大的风浪,但其实用性和对企业的帮助已经有所体现。而且,微信团队和支付宝团队还会继续接入更多企业的小程序,如果能够将两个阵营旗下或关联企业的应用都添加其中,并逐步完善功能。
“小程序”的出现,对于用户来说,将来或许只需要安装微信或者支付宝就可以使用常用应用。对企业来说,则是增加用户粘合度、迅速打造生态闭环的有效方式。
“社交购物”引流效应明显
今年1月,微信“小程序”如期面世。微信小程序团队昨日透露的最新统计显示,上线7个月以来,小程序已开放了众多功能领域,涉及政务民生、交通出行、金融、旅游、酒店、餐饮等行业。
在过去几个月里,想要了解小程序能玩出什么花样的商家客户越来越多。而在 8 月 12 日小程序统计平台奇点小程序举办的一场小程序研究报告发布现场,原定能容纳 600 人的会场接到了超过 1000 人的参会报名,根据奇点小程序工作人员透露,报名者很大一部分来自线下传统零售业。更早之前的 6 月,微信官方举办的一场小程序专场公开课上,台下同样挤满了非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。
甚至有人已经闷声发财。一位从事生鲜电商方面的创业者对记者表示,在该公司即将开设的线下门店里,小程序开发和推广的优先级要往前排,原因是他发现有几位同行的小程序做的不错,对门店营业额拉动很大。
从 1 月 9 日正式开闸到现在,八个月的时间差里,交织着舆论和玩家身份几经翻转。线下和线上完全是两种玩法,而技术辐射到传统商业的过程总是很缓慢的。奇点小程序说。
一半海水,一半火焰。在小程序启动的江湖里,线上的海水暂时冷却,但线下的火焰,终于被点燃了。
线下经营的本质是客流生意。对于数量庞大、分散的线下商户来说,张小龙口中的小程序是否是web 的复兴,是否会打扰用户,这些都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它能不能帮助商家提升效率,促进交易甚至复购才是关键中的关键。
只靠小程序自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,但现在看来,微信正希望小程序成为一套完整解决方案中的一环。
微信的长处当然在于社交。利用强大的社交关系链和日活,它曾用企业号、公众号等体系,以及以及微信支付、卡包等功能为线下商户能带来的,是精准的营销效果和会员运营方法。如果让小程序成为这个闭环系统中的最前端,那么这套服务无疑就会拥有一个统一的消费者入口。
与初期的功能单一不同,小程序正在逐渐与微信打通融合。用户可以通过列表入口、搜索、附近、社交分享、扫码等方式“发现”并进入商家小程序,商家也可以通过公众号、微信支付、卡券等能力实现小程序、品牌与顾客的全面连接。
曾经依靠微信的社交关系链实现精准营销的商家已经尝到了甜头,这也成为他们愿意继续尝试小程序的重要原因。
如今,“小程序”竞争的战火已经点燃,其对互联网巨头的意义已经在流量和生态方面有所显现,未来可能还会在更多领域愈演愈烈。